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钢琴协奏曲之我见 [复制链接]

查看: 15983|回复: 73
21#

我是肖1、拉2、拉3的铁杆。特点明显,旋律动人。
对普罗的钢协。我觉得1、2的作品里,那些天花乱坠的琴音颇似油画的点彩,绚丽多彩。巴托克的钢协1、2我现在还没有听出味道来,但是3钢协绝对值得一听。
TOP
22#

可能听得次数少没Lz多,至今还没有让我特别腻味的钢协。
TOP
23#

关山月_ 在 2006-11-1 9:25:55 发表的内容
csmlmm 在 2006-10-31 22:59:00 发表的内容
“至于贝多芬2,4协奏曲,我还没听过,听说第4非常好。改天一定仔细听一听。”

第4我觉得不比第5差。没听过一定要补上。




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是偶的最爱!




俺第一次听就这这首啦,
一直爱到现在,嘿嘿
关兄, 同好,握手!!!
TOP
24#

今晚又喝多了哈哈,说点实话,我最喜欢的就是钢琴协奏曲,和交响乐比起来,钢琴协奏曲可以说是钢琴与乐队的组合,从乐器来讲唯一可以和乐队抗衡的乐器只有钢琴,宽大的音场,高低频的延伸,无论从发烧和聆听深度钢协都是首屈一指的,音乐爱好者们可们从中听到钢琴与乐队的有力地对橦,也就是说谁的工夫更深,好的乐队与指挥可以把演奏家烘托到了极致,很差的乐队与指挥发挥不了演奏家高超的技巧与乐队的对橦,不能给与演奏家宽泛的自由速度演奏家们的技巧和抒情无从发挥,而且钢琴协奏曲始终会给你带来奋发向上的感觉,钢琴指引着乐队,乐队烘托着钢琴,是一首作品完美的呈献给听众,是最为完美的结合,演奏家既发挥了高超的技巧,乐队和指挥在协奏的过程当中完美的完成得自己的角色扮演,当然也有乐队成为主角的时候,比如博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就是乐队与钢琴的完美结合,博拉姆斯一钢更是位乐队创作的,突出了乐队与钢琴的结合,在乐队与钢琴都是主角的时候,钢琴指引着乐队奏响作品的深处,乐队带领着钢琴奏响作曲家的深度写作思想缺一不可,听交响乐听到深处总是感觉缺少那么一点东西,就是主导的交响方向,很模糊,钢琴协奏曲就有很大的不同,总有一个主旋律指引着聆听进入全曲的高潮,比如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在快板的时候又如猛虎下山,在慢扳的时候肉似水,总是有一个主旋律指引着你进入作曲家的灵魂这也交响乐和独奏作品最大的欠缺,当你聆听里斯特的钢琴协奏曲的时候,那种振奋人心充满的野性演奏,热情似火的演奏,就是不明白钢琴的人也会被感染的,这就是钢琴协奏曲的魅力所在,这个世界就是个平衡的社会,什么样的作品都不能缺,哪怕却一样都不是完美的,最后说我的最爱钢琴协奏曲和所有的钢琴作品包括室内乐的钢琴作品。
TOP
25#

如果说因为钢协的表现力差所以作品的数量少,那么小提协奏曲的作品的数量更少,是不是小提琴协奏曲的表现力更差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听钢协和小协的频率比听交响乐的频率要多得多。而交响乐更能表现作者的歇斯底里,用广州话说就是“发神经”如马勒的交响乐,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一定是在作者脑袋乱七八糟,发神经时写出来的,我不太喜欢发神经作品,所以我还是听旋律性强,有对话,有互相烘托的协奏曲,我不懂乐理,是不是正中有人说过的话:最喜欢听古典音乐的时候是在半懂不懂,或者完全不懂的时候,当懂了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已经不那么喜欢了.又或者,当懂了一些,能看出一些不足时,就兴趣少了.不过,要批评别人,很容易,但要做到和别人一样,却很难.
最后编辑Rossi
TOP
26#

最喜欢钢琴协奏曲,心中的三甲是:肖邦第一,莫扎特第23,贝多芬第四。
TOP
27#

愤青流行啊
TOP
28#

拉威尔的第二乐章,可以触及到心灵的深处。
TOP
29#

我所听到的大多数钢琴协奏曲,甚或至于所有的协奏曲,感觉都受制于形式上快慢快的限制,这可能导致VRMLSite兄说衔接段落大多都十分勉强。绝大多数作曲家似乎也未曾打算在协奏曲中包含什么内涵,往往追求的就是纯粹的音乐之美。听者也不必强求别的什么。

但实际上静下心来想,那么多交响曲,真正突破形式上限制,比如没有在最后来个光明结局的,又占了多少,深究起来,这算不算不自然。

另外,我对于大家每次提到李斯特钢协就眉飞色舞,提到拉威尔钢协就只有一句话、只有一个版本很是不解。

要我说,李斯特钢协实在甚是无趣,撇开所谓德奥大师之作,撇开里赫特名碟一张,就是砸钢琴而已,真是没什么可听的。(个人意见)

而拉威尔那么美的一首G大调,大家对米开朗杰利之外的版本全无探索兴趣,实在遗憾。个人以为,米开朗杰利的名版,乐队部分实在只能算及格,未能展现拉威尔管弦乐之美。我推荐马替农/ciccolini那版,那才是平衡的拉威尔G大调,尽显钢琴音色的变换与管乐缤纷的色彩。
TOP
30#

中国音响总结 在 2006-11-1 21:08:16 发表的内容
今晚又喝多了哈哈,说点实话,我最喜欢的就是钢琴协奏曲,和交响乐比起来,钢琴协奏曲可以说是钢琴与乐队的组合,从乐器来讲唯一可以和乐队抗衡的乐器只有钢琴,宽大的音场,高低频的延伸,无论从发烧和聆听深度钢协都是首屈一指的,音乐爱好者们可们从中听到钢琴与乐队的有力地对橦,也就是说谁的工夫更深,好的乐队与指挥可以把演奏家烘托到了极致,很差的乐队与指挥发挥不了演奏家高超的技巧与乐队的对橦,不能给与演奏家宽泛的自由速度演奏家们的技巧和抒情无从发挥,而且钢琴协奏曲始终会给你带来奋发向上的感觉,钢琴指引着乐队,乐队烘托着钢琴,是一首作品完美的呈献给听众,是最为完美的结合,演奏家既发挥了高超的技巧,乐队和指挥在协奏的过程当中完美的完成得自己的角色扮演,当然也有乐队成为主角的时候,比如博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就是乐队与钢琴的完美结合,博拉姆斯一钢更是位乐队创作的,突出了乐队与钢琴的结合,在乐队与钢琴都是主角的时候,钢琴指引着乐队奏响作品的深处,乐队带领着钢琴奏响作曲家的深度写作思想缺一不可,听交响乐听到深处总是感觉缺少那么一点东西,就是主导的交响方向,很模糊,钢琴协奏曲就有很大的不同,总有一个主旋律指引着聆听进入全曲的高潮,比如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在快板的时候又如猛虎下山,在慢扳的时候肉似水,总是有一个主旋律指引着你进入作曲家的灵魂这也交响乐和独奏作品最大的欠缺,当你聆听里斯特的钢琴协奏曲的时候,那种振奋人心充满的野性演奏,热情似火的演奏,就是不明白钢琴的人也会被感染的,这就是钢琴协奏曲的魅力所在,这个世界就是个平衡的社会,什么样的作品都不能缺,哪怕却一样都不是完美的,最后说我的最爱钢琴协奏曲和所有的钢琴作品包括室内乐的钢琴作品。




哈哈,酒后吐真言啊,喜欢~~~~~~~~
嘿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