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758596061626364» / 8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力甲类石后:恶念缠身,风云再起! [复制链接]

查看: 203982|回复: 869
601#

卖油翁1 在 2006-12-10 23:04:54 发表的内容
凡曲 在 2006-12-10 19:03:38 发表的内容
甚幸甚幸——倾听各路英雄论剑,暗呼相见恨晚
大饱眼福——仰慕已久的庞然大物及与其相谐的周边器材零距离接触
余韵绕梁——聆听不同类型、不同题材音乐软件,不禁扼腕慨叹。

曲兄曲嫂一齐发烧,美哉!


有LP支持当然不同啦
TOP
602#

我以下说的话,估计只有10%的人认可。

约20年前,老朽实试Rebycon、Nichicon、Marcon三种工业电容与Elna For Audio和松下音频专用电容的区别,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工业电容的声音是速度较快、高低频量感丰富,高音清晰,低频震憾力强,门窗嗡嗡作响(有点虚,懂放不懂收);音频专用电容高低音均不足,除了有点不刺耳外,好象没什么强项;两种电容搭配使用为佳,单独用工业电容也无不妥。

之后花了三年时间,证明了音频专用电容在音效上是远远好于工业电容的。音频专用电容通常都是沉稳、内敛、凝聚、精确、功力深厚,如数十年功力的内家高手,从不显山露水,过份张扬。这便是所有事情的最高境界,这个世界颠朴不灭的真理!工业电容的高音向前有余、向上不足,其低音肥胖向前有余、向下延伸不足,音场较差,很多乐器都脱离了原来的位置(所谓“粒粒音符飘逸于半空中”,这可是定位有问题的表象啊),这种讨好人的音效,的确会被绝大多数人接受!

音频专用电容与工业电容的音效区别原理,正好适用于甲类与乙类功放、高低档音响的界定。你想想少数高手为什么肯花那么大的成本去做甲类机子,重量惊人、耗电也惊人!就是想达到沉稳、内敛、凝聚、精确、功力深厚的最高境界。

看了红旗党贴出的13万元的FM合并功放,觉得除了大、中、小功率管品质极其优秀之外,其余并无什么过人过处,尤其是使用了8个象工业品电容般的电容。按照我对音响硬件的理解以及上面提出的区别原理,这台FM的声音我未听过,但我推测其音效应是清晰、秀气、张扬、丰满以及带一些音乐味的,但必定与沉稳、内敛、凝聚、精确、功力深厚的最高境界相去甚远!
TOP
603#

卖油翁1 在 2006-12-11 23:22:52 发表的内容
我一起坚持强调低频控制力,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换了好环境,音效可连升数级啦?!

好!
TOP
604#

凡曲 在 2006-12-12 14:49:12 发表的内容
卖油翁1 在 2006-12-11 13:23:03 发表的内容
哈哈,武汉发友音箱的防震功夫差矣!

=======================
发友STUDIO2100音箱乃发烧大家李楠的开山之作,当年(2000)即获"六展"大奖.gdsrj兄说的没错,发友的确以低频著称,只可惜沦落到我的手中只能用斯巴克的MT-12来服伺她,低频无能为力啊!在卖油翁的大甲推动下,宛如换箱,也难怪LP激动的要"3W拿下全套"!当时只是应急用一空心石框承托,如用类黑武士等重型脚架,可能还要上一个台阶!尽管如此,与卖油翁兄的3分频的落地箱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真好,,国库能拨下3W米粮,不错不错:)
TOP
605#

凡曲 在 2006-12-12 14:49:12 发表的内容
卖油翁1 在 2006-12-11 13:23:03 发表的内容
哈哈,武汉发友音箱的防震功夫差矣!

=======================
发友STUDIO2100音箱乃发烧大家李楠的开山之作,当年(2000)即获"六展"大奖.gdsrj兄说的没错,发友的确以低频著称,只可惜沦落到我的手中只能用斯巴克的MT-12来服伺她,低频无能为力啊!在卖油翁的大甲推动下,宛如换箱,也难怪LP激动的要"3W拿下全套"!当时只是应急用一空心石框承托,如用类黑武士等重型脚架,可能还要上一个台阶!尽管如此,与卖油翁兄的3分频的落地箱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如果我LP也这样就爽死我了!!!
TOP
606#



本机的频响:
当出力小于35W时,频响3Hz----100kHz(±0.5dB)
当出力大于35W时,频响3Hz----100kHz(±1.0dB)
检测方法从略。
TOP
607#

简要谈谈自己对DIY的大力甲类后级的评价

本机属互补分差OCL晶体管电压反馈放大器,电路成熟经典,选管精细,用料奢华,电源供应充足,各级工作点科学,线路布局合理,各环节皆高标准、严要求,就目前煲机100小时的情况看,基本找不出缺点。

本机具备高级甲类放大器的声底。一般的甲类机线路较简单,多是单端放大,在获得醇厚声音之余,损失了超高频。而本机的输入级为共源共射电路,全机除输出级外均使用高频管,结电容得到有效降低,加上使用频响广阔的RA电阻,使本机频响异常宽阔,超高频穿越干云向上延伸,再也不会声嘶力竭而噪耳。整体声底可概括为:沉稳、内敛、绵密、大气、通透、准确、灵动,内力十足,推枯拉朽,横扫一切“害人虫”。

本机失真非常低。由于各级放大管子推挽工作,偶次谐波失真互相抵消。而前三级工作在纯甲范围,不存在奇次谐波失真,末级在35W范围内也无奇次谐波失真、开关失真和交越失真。在大于35W的情况下,由于本机电源供应充足,全机无恶声元件,白璧无瑕,即便是金耳朵也难挑剔。

本机的控制力非常优秀。虽谈不上电光火石、雷庭万钧,却也属身手矫健、游刃有余,无论是大鼓、中鼓、小鼓,还是低音鼓、定音鼓、贝司、大提琴,低频区交待得清清楚楚,绝无半点含糊。估计这得益于优秀的管子和良好的电源供应,本机使用两只850W变压器,总滤波电容近20万uF,而且使用7种不同牌子(或系列)的电容进行滤波,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本机的音场和定位让我非常激动。张张碟片里,众歌手楞楞的就在我面前歌唱,或慷慨激昂,或婉转缠绵,灯红柳绿,燕瘦环肥,皆触手可及。我知道,没有良好的高频延伸和低频下潜,中频的空间不会如此宽广地展开!由于控制力的增加,乐器的声音不会跑离原有位置,尤其是高频不会前倾狂刺听者的耳朵。呵呵,高频不前冲是有绝招的,其中一招就是末级不要纳入大环路负反馈。笔者试验过,如末级纳入了大环路负反馈,则低音力度更强,可惜的是高频会前冲,音场缩窄,得不偿失!

在此强大后级的平台上,笔者暗自握腕叹息。因为她让我推翻了自己不少原以为正确的判断。比如功放的重要性,比如功放的投资比例,比如某个元件的冷暖声底,比如认为某环节为瓶颈,再比如自认为必要的调声技巧……现在,对线材的搭配已经不那么挑剔,垫脚钉已无必要……打住,就写这么多,再写下去就得罪别人了。
最后编辑卖油翁1
TOP
608#

凡曲 在 2006-12-12 14:49:12 发表的内容

发友STUDIO2100音箱乃发烧大家李楠的开山之作,当年(2000)即获"六展"大奖.gdsrj兄说的没错,发友的确以低频著称,只可惜沦落到我的手中只能用斯巴克的MT-12来服伺她,低频无能为力啊!在卖油翁的大甲推动下,宛如换箱,也难怪LP激动的要"3W拿下全套"!当时只是应急用一空心石框承托,如用类黑武士等重型脚架,可能还要上一个台阶!尽管如此,与卖油翁兄的3分频的落地箱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我从未用什么紫檀钉、消磁贴(器)、隔离牛、滤波等等玩儿!
TOP
609#

卖油翁1 在 2006-12-14 1:00:22 发表的内容
简要谈谈自己对DIY的大力甲类后级的评价

本机属互补分差OCL晶体管电压反馈放大器,电路成熟经典,选管精细,用料奢华,电源供应充足,各级工作点科学,线路布局合理,各环节皆高标准、严要求,就目前煲机100小时的情况看,基本找不出缺点。

本机具备高级甲类放大器的声底。一般的甲类机线路较简单,多是单端放大,在获得醇厚声音之余,损失了超高频。而本机的输入级为共源共射电路,全机除输出级外均使用高频管,结电容得到有效降低,加上使用频响广阔的RA电阻,使本机频响异常宽阔,超高频穿越干云向上延伸,再也不会声嘶力竭而噪耳。整体声底可概括为:沉稳、内敛、绵密、大气、通透、准确、灵动,内力十足,推枯拉朽,横扫一切“害人虫”。

本机失真非常低。由于各级放大管子推挽工作,偶次谐波失真互相抵消。而前三级工作在纯甲范围,不存在奇次谐波失真,末级在35W范围内也无奇次谐波失真、开关失真和交越失真。在大于35W的情况下,由于本机电源供应充足,全机无恶声元件,白璧无瑕,即便是金耳朵也难挑剔。

本机的控制力非常优秀。虽谈不上电光火石、雷庭万钧,却也属身手矫健、游刃有余,无论是大鼓、中鼓、小鼓,还是低音鼓、定音鼓、贝司、大提琴,低频区交待得清清楚楚,绝无半点含糊。估计这得益于优秀的管子和良好的电源供应,本机使用两只850W变压器,总滤波电容近20万uF,而且使用7种不同牌子(或系列)的电容进行滤波,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本机的音场和定位让我非常激动。张张碟片里,众歌手楞楞的就在我面前歌唱,或慷慨激昂,或婉转缠绵,灯红柳绿,燕瘦环肥,皆触手可及。我知道,没有良好的高频延伸和低频下潜,中频的空间不会如此宽广地展开!由于控制力的增加,乐器的声音不会跑离原有位置,尤其是高频不会前倾狂刺听者的耳朵。呵呵,高频不前冲是有绝招的,其中一招就是末级不要纳入大环路负反馈。笔者试验过,如末级纳入了大环路负反馈,则低音力度更强,可惜的是高频会前冲,音场缩窄,得不偿失!

在此强大后级的平台上,笔者暗自握腕叹息。因为她让我推翻了自己不少原以为正确的判断。比如功放的重要性,比如功放的投资比例,比如某个元件的冷暖声底,比如认为某环节为瓶颈,再比如自认为必要的调声技巧……现在,对线材的搭配已经不那么挑剔,垫脚钉已无必要……打住,就写这么多,再写下去就得罪别人了。

无缺点?或者说无弱项?
TOP
610#

卖油翁1 在 2006-10-28 10:01:37 发表的内容


宽频工作

宽频工作的优点多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放大器的转换速率。这里涉及的是放大管子的带宽和输入信号的带宽。放大管子要选择频带较宽的品种,小功率管一般不低于300mHz,中功率管一般不低于200mHz,大功率管一般不低于50mHz,使电路不易自激,可以减少或去掉滞后电容,为降低TIM失真创造条件。另一个问题就是对输入信号的剪载了,图中R1与C1组成低通滤波器,分频点为:f=1000/2πRC≈160/RC,图中R=0.91kΩ,c=0.00022uF,计算出f≈800kHz。在一般的电路中,保留800kHz以下的信号已经非常不错了,这是厂机鲜见的,我只见过ARC的一台前级标称频响至500kHz。本例继续提高要求,要求达到1mHz以上,故取R1为560Ω,C1不变,为220pF,f=1.23mHz.




卖油翁1 在 2006-12-13 23:59:59 发表的内容


本机的频响:
当出力小于35W时,频响3Hz----100kHz(±0.5dB)
当出力大于35W时,频响3Hz----100kHz(±1.0dB)
检测方法从略。


未达标哦,从频响来看仅能挑战国内部分成品厂机
V8i
前级部分频率响应 5Hz~20KHz ±0.5dB
后级部分频率响应 5Hz~20KHz ±1dB
http://www.dussun.com/chinese/product/v8.html

a18
频率响应:20Hz-50KHz(+/-0.1dB)
http://www.operaudio.com.cn/new/detail.asp?object_model=a18

AD-2N
频率响应: 20Hz~20kHz(不平坦度<0.5dB)
http://www.tonewinner.com/produc ... 2&Product_ID=51

XA8800MN
频率响应: 5Hz - 200KHz(±0.5dB)
http://www.xindak.com/products/showproinfo.asp?id=276
XA8250 前置放大器
频率响应:5Hz—180KHz (±1.5dB)
http://www.xindak.com/products/showproinfo.asp?id=264

No.6.6
功率频响:5Hz-150KHz(-3dB 150W)
http://www.yushang-audio.com/chanping/6.6/6.6.htm

XLH M2000
20Hz~20kHz(+0/-0.13dB.600W.8欧)
5Hz~180kHz(-3dB)
http://www.xlh-av.com/product/m2000.htm

JA10-JA200
频率响应:20Hz-20kHz(±0.5dB)
http://www.hdlt.com/pdetail.asp?id=1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