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偶得的奢华
日本人今井显的大师课内容是他临时调整的。此次协奏曲大赛初赛的协奏曲内容,指定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今井显听过所有选手的初赛演奏后,决定专门作一次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大师班讲座。
今井显国际知名莫扎特专家斯科达的学生,他说,因为斯科达是大家公认的莫扎特专家,他毕业之后,还给斯科达当了多年的助教,所以他今晚讲的,不会有太多错误的东西。
有趣的是,现场翻译是古稀之年的大赛评委会主席周广仁教授。
今井显说,从选手们在台上的表现来看,选手们还不够自信。比方,和乐队校音时,选手在键盘上给出的“A”音都很难听。像是在调琴,而不是即将演奏。校音也是演奏的一部分,一般给出的“A”音应该是一个好听的中弱音,并且让它自由延长为宜。
今井显从协奏曲记谱的发展情况谈起。巴赫在《勃兰登堡协奏曲》中有古钢琴独奏的部分,但是,巴赫既是古钢琴演奏者,也是乐队指挥,他的古钢琴还参与乐队的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也是如此,钢琴即独奏,也参与合奏,作为对乐队的支持。当然,古钢琴与现代钢琴不同,声音要比现代钢琴轻很多更容易与乐队合奏,现代钢琴则容易与乐队产生矛盾。所以现代钢琴协奏曲中钢琴一般不参与乐队的演奏了。
贝多芬的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还保留着这种钢琴参与乐队合奏的传统,直到第三号起,这状况才改变。莫扎特时代的记谱方式,对于协奏曲中独奏钢琴的记谱法,是作为“乐队低音”的。很多人不了解这种记谱法,所以造成一些错误。因为巴赫或者莫扎特的时代,协奏曲往往都只是由作曲家来演奏独奏部分,所以在记谱上并不严谨。因为这些原因,钢琴声部中哪些是独奏成分,哪些是合奏成分,再后来的琴谱的印刷或者演奏上就发生了混乱。
而且,莫扎特的协奏曲往往是这样创作的:首先他确定一个音乐会的时间,然后开始为这场音乐会筹集资金。在筹集到资金之后,离音乐会预定的时间也不远了,所以他的乐谱写得比较粗糙,可能连连接号都没有,而独奏部分甚至可以不写,当然他心中胸有成竹就是了。
贝多芬时代,协奏曲独奏可以由别人来演奏了,所以这时候记谱法也跟着发生改变。所以,演奏莫扎特作品自由度要大一些,演奏贝多芬作品要小很多。华彩部分都,在贝多芬第一到第四钢琴协奏曲还是有独奏家自己写的,第五号就完全不可以了。到舒曼、柴科夫斯基、李斯特时代,华彩乐章早早由作曲家写好了。
今井显建议在练习协奏曲时候,一定要看乐队的谱子,要知道乐队在干什么。很多学生练习协奏曲,直接从钢琴独奏部分开始练,这样很不好。他还建议把乐队的不同声部都弹一弹,这样才可能更好的理解独奏部分。光看第二钢琴的伴奏也不行,因为第二钢琴的谱子选略了很多乐队的声部。熟悉了谱子和了解莫扎特那时候的记谱法之后,你就知道在没有独奏的时候自己可以做什么了。这是独奏家可以发挥的空间。
今井显的同门师兄弟也上台助阵。他是唯一没有开大师课的一位评委。他说,演奏莫扎特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莫扎特音乐不管怎么美丽,都要通过演奏家的感受之后在表现出来。他招呼在初赛中演奏莫扎特第19号协奏曲的选手到台上看莫扎特的谱子。尔后,师兄弟两人给选手们作多种示范,还合作演奏了这首莫扎特第19号钢琴协奏曲。弹奏过程中周广仁教授也帮忙着去翻演奏的谱子,一时间,讲坛上出现了激动人心的场面。钢琴学子悉心倾听,两位同门的莫扎特专家即兴演奏莫扎特音乐,国际知名的音乐教育家周广仁当现场翻译还兼翻谱子,这种奢华也可能只有此时此刻的深圳幸运偶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