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本想交友.难 [复制链接]

查看: 16224|回复: 100
31#

聆至静 在 2006-9-30 20:20:26 发表的内容
hxiaoy 在 2006-9-30 19:47:02 发表的内容
主要是楼主也没加,加耳放是更高一层次,肯定有区别。


区别是肯定的,每个牌都有它的取向,我所讲并非是这回事.我的意思用耳机和音箱对照某一首音乐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衔接顺性.并不是发烧使用的词句.例﹕滑,厚等.

另外辨别一下每粒音符的透明感.试对一下耳机和你已经拥有或即将购买的音箱哪个更具表现力.如果达到或超越哪就恭喜你啦
TOP
32#

gdsrj 在 2006-9-30 12:28:45 发表的内容
聆至静 在 2006-9-29 18:26:24 发表的内容
gdsrj 在 2006-9-29 17:57:43 发表的内容
[quote]hxiaoy 在 2006-9-29 17:25:09 发表的内容
胆机温度上升后小提琴声音更顺滑,古筝,琵琶高频更柔顺,感觉是抹了一层油,光泽度好,笛子声更清脆,空气感好,歌手的情感更委婉。


确是热机两小时后最好听。


惨我的机冷热变化不大.



刚开机时,低频偏硬,放不开,中频不够厚没有温暖感,高频不够幼细。[/quote]

我的系统无此现象,开机到几小候基本一致.有空来坐坐吧老弟.
TOP
33#

乱刀侃翻 在 2006-9-30 19:14:42 发表的内容
先练好耳朵的鉴别能力和对音乐有足够理解,要找“顶尖”的系统要花大钱,要找“能满足音乐欣赏”要求的系统可以很便宜。


  版主先生.我巳经用耳机大练耳力了.发现发大钱(20W吧)也不能和我的便宜耳机比较啊?何解.[/quote]

我用600元的森海赛尔耳机接cd机与胆机推音箱相比较,感觉高频的通透,柔顺耐听度明显是后者好。
[/quote]

  用同一首曲多比较下试试吧.你会有所发现.[/quote]


我是用童丽的 古筝与童话2 试听的,感觉还是胆机好。比较耐听。高频顺滑些。也许是cd机的作用。sony的cd机数码味道重些。胆机把数码味道冲淡些。[/quote]

用耳机不加耳放,声音是不对的![/quote]
TOP
34#

hxiaoy 在 2006-9-30 19:47:02 发表的内容
主要是楼主也没加,加耳放是更高一层次,肯定有区别。


区别是肯定的,每个牌都有它的取向,我所讲并非是这回事.我的意思用耳机和音箱对照某一首音乐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衔接顺性.并不是发烧使用的词句.例﹕滑,厚等.
TOP
35#

乱刀侃翻 在 2006-9-30 19:14:42 发表的内容
先练好耳朵的鉴别能力和对音乐有足够理解,要找“顶尖”的系统要花大钱,要找“能满足音乐欣赏”要求的系统可以很便宜。


  版主先生.我巳经用耳机大练耳力了.发现发大钱(20W吧)也不能和我的便宜耳机比较啊?何解.[/quote]

我用600元的森海赛尔耳机接cd机与胆机推音箱相比较,感觉高频的通透,柔顺耐听度明显是后者好。
[/quote]

  用同一首曲多比较下试试吧.你会有所发现.[/quote]


我是用童丽的 古筝与童话2 试听的,感觉还是胆机好。比较耐听。高频顺滑些。也许是cd机的作用。sony的cd机数码味道重些。胆机把数码味道冲淡些。[/quote]

用耳机不加耳放,声音是不对的![/quote]

加耳放我认为人为因素更大,不加也吧.
TOP
36#

胡敏强 在 2006-10-1 22:53:50 发表的内容
hxiaoy 在 2006-9-30 12:18:18 发表的内容
胡敏强 在 2006-9-30 9:01:24 发表的内容
[quote]hxiaoy 在 2006-9-29 10:07:44 发表的内容
是的,有时治感冒只要克感敏就行。用几百块一支的人参根本没有用。药要对症。器材要搭配。价钱成倍翻,效果也许就提升一点点。



是啊!系统和房间的搭配调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需要耐心和坚定的决心.欢迎hxiaoy来常交流发烧体会.


言语不恭之处还请多原谅。



哈哈!谈不上,谈不上,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有争论是好现象,所谓不争不明,一争就明.希望你有时间来我这里听听惠威,也许你能多少改变些对他的偏见.[/quote]

不争不明,一争就明.对呀.偏则不明.不偏则明.
TOP
37#

乱刀侃翻 在 2006-10-1 14:02:48 发表的内容
聆至静 在 2006-9-30 20:20:26 发表的内容
hxiaoy 在 2006-9-30 19:47:02 发表的内容
主要是楼主也没加,加耳放是更高一层次,肯定有区别。


区别是肯定的,每个牌都有它的取向,我所讲并非是这回事.我的意思用耳机和音箱对照某一首音乐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衔接顺性.并不是发烧使用的词句.例﹕滑,厚等.


要听“衔接顺性”没有耳放是不行的!如果要讲人为因素,不加耳放恰恰加入了更多人为因素,因为厂家设计耳机时已经考虑了耳放的存在,兄台以为呢?


哪按你的意见就是了.
TOP
38#

胡敏强 在 2006-10-2 6:17:22 发表的内容
是啊!要消除中国人对自己中国人的偏见,反而要比去消除洋人对中国人的偏见难得多.奇怪.


因为中国人怕别人超越自人,洋人怕你没本事,两码事.
TOP
39#

胡敏强 在 2006-10-2 10:40:55 发表的内容
原来这个偏见的由来是基于一个怕字.
其实没有必要怕的,应该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才对.


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TOP
40#

松香味 在 2006-10-2 10:11:57 发表的内容
聆至静 在 2006-10-2 7:30:51 发表的内容
胡敏强 在 2006-10-2 6:17:22 发表的内容
是啊!要消除中国人对自己中国人的偏见,反而要比去消除洋人对中国人的偏见难得多.奇怪.


因为中国人怕别人超越自人,洋人怕你没本事,两码事.


哈哈!!!!有点感觉!


真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