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常听常新的勃拉姆斯 [复制链接]

查看: 42200|回复: 281
31#

rosemaid 在 2006-9-19 21:59:14 发表的内容
哈哈,俺提供24小时服务热线,呵呵~~~~~~``

谢谢mm的热情:)
TOP
32#

chopin 在 2006-9-19 17:33:43 发表的内容
勃拉姆斯我平时听得少,但每次听都是最认真的。翻出了旧文,凑凑热闹。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本小册子《平常的勃拉姆斯》。这个标题深得我心。从个性的角度来说,肖邦的优雅,缱倦和诗情可能和我更为接近。而勃拉姆斯的那种将一切埋在心底的晦涩和我相去甚远。但他的音乐却始终积淀在我心底。每当一段经历或一段感情滑过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我就会去听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堪称贝多芬以后最好的交响乐大师,然而我却更喜欢其间弥漫的室内乐气质。有一种幽幽的灯光下推心置腹话平生的味道,很温暖。虽然勃拉姆斯不大透彻,也不大爽快,不激烈也不太亮,但就是这种如同知己间掏心肺腑的表情和语气吸引我的凝视、关注和同情。记的有人说过:勃拉姆斯就象焦炭。是啊,你只要把肺腑里的气流对他吹上几口,就可以取暖。
    莫扎特和肖邦的音乐,都是裸露的心灵,具有天人合一的通灵气质。还有舒伯特。巴赫更是几小节的音符就可以引出整个世界。而勃拉姆斯做不到,这个北德佬不善于直抒胸臆,他心中的那种化不开的浓情使他只能小声的呜咽。都说柴科夫斯基情感丰富,但我以为勃拉姆斯远比老柴动人。柴科夫斯基一路充满啜泣,处处流露忧郁和伤感。而勃拉姆斯给人总的感觉是幽暗曲婉,苦涩沉郁,就象一条河流在没有月光的夜晚缓缓流淌。深遂而迷离,凄清而孤寂。虽然色调冷暗,但决不令人感到沉重和压抑,相反,在那一抹的苦涩的余味之中常常散发出深长隽永的一缕缕情丝,让人闻到一阵阵淡淡的清香,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妙。他的室内乐深沉婉转,旋律十分优美,像是在自我品尝着苦痛的人生况味。经常令我想到稀疏的阳光射进灰暗的阁楼。他的四部交响曲各个方面的情愫都得以匀称而充分的铺展,那种浓厚沉郁,幽深绵长的旋律经常在一个空旷遥远的空间孤独的鸣响,深沉感人,像一个历经苦痛的人在诉说,在压低了嗓子哼唱。

chopin兄的妙文总是那么吸引人!
TOP
33#

(三)室内乐
  真正能够代表勃拉姆斯成就、也最令人回味无穷的,在我看来应该是他的室内乐了。他善于仅用几件乐器表现尽可能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他用最诚实的语言,表达着自己最真诚的情感。他反对形式上的恢宏,着重于表情上的深度。在他的室内乐作品,总是把重点放在表现感情的微妙变化上。也许他的音乐真是有些晦涩,那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感情埋的很。作的作品也许因此受到令遇,但一旦理解了这一点,你便会体会到他的音乐、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是多么质朴,多么真实,多么细致入微。也许你听多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再听听勃拉姆斯吧。在静静的夜里,听着勃拉姆斯的室内乐,听听一位老人的侃侃而谈。一位历经生活与感情磨难的智者,会告诉你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
  首先是他的三重奏作品:
[upload=jpg]Upload/20069208552595232.jpg[/upload]
勃拉姆斯:三重奏全集,美艺三重奏团。
包括三部钢琴三重奏,一部圆号三重奏,一部单簧管三重奏。如果是初听,建议听第二钢琴三重奏,Op87。音乐雄浑刚强,毫无晦涩之感。
试听:
第二钢琴三重奏: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27867
第三钢琴三重奏: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28072
最后编辑aimo6666
TOP
34#

都是经典之经典,感谢关兄补充!
TOP
35#

我的第二套勃拉姆斯交响曲:
[upload=jpg]Upload/20069201422543448.jpg[/upload]
前些天和旺德的贝交一并收的,与卡拉扬相比较,我更喜欢老卡的勃交。
TOP
36#

公牛 在 2006-9-20 1:08:45 发表的内容
给老兄补几张:

谢谢公牛兄补充,多多益善:)
TOP
37#

双重协奏曲除了上面提到谢霖与斯塔克外,另有:
[upload=jpg]Upload/20069202183025506.jpg[/upload]
这人巨人的集会版会,好象一般的评价并不是如想像的那么好。从合作的角度讲,下面的这张也许更不错。
[upload=jpg]Upload/20069202143585073.jpg[/upload]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与富尼埃的合作,加列拉指挥爱乐乐团。
TOP
38#

[upload=jpg]Upload/20069209254995625.jpg[/upload]
勃拉姆斯:三部弦乐四重奏  沃尔夫:D小调弦乐四重奏
LASALLE QUARTET 拉撒莱四重奏团
  拉萨莱四重奏(LaSalle Quartet) 1949年在纽约成立,原始团员是Walter Levin、Henry Meyer、PeterKamnitzer、Richard Kapuscinski(1965年Jack Kirstein继任,1975年再换成Lee Fiser)。该团曾首演过波兰当代大师潘德瑞斯基的第一号四重奏。录音多在DG,除了德、奥重要作品外,对当代四重奏特别感兴趣,第二维也纳乐派、诺诺、齐姆林斯基、李格替等人的作品都有灌录。

这里有第一弦乐四重奏的试听,可以对照听听: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36883
最后编辑aimo6666
TOP
39#

(二)协奏曲
[upload=jpg]Upload/20069201461111437.jpg[/upload]
  首先是钢琴协奏曲。这张唱片上收录了勃拉姆斯两首钢琴协奏曲和两首变奏曲(《亨德尔主题变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担任钢琴独奏的朱利叶斯·卡琴被誉为是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演奏专家,他在1969年43岁盛年时去世,生前录制了全套的勃拉姆斯钢琴作品。他是个无畏的、带有英雄色彩的伟大艺术家,一生在着强烈的戏剧性。他演奏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确有高明之处,除了屈指可数的两三位钢琴家以外,几乎无人可出其右。这首作品共有20段变奏曲与赋格,在第十一变奏里,他的演奏敏感也粗犷,到了第十二变奏,演奏变得宽广而大气,而进入第十四变奏,音乐又让人兴奋愉快起来。你也许会发现有些地方闪闪发光,甚至会被他演奏的勃拉姆斯后期作品感动,在这部作品中,到处是他自我风格的痕迹,而他的恃才傲物在第四变奏中完全表现出来。他的大师风范赫然可见,他脸上永远是那副坦然自若和若无其事的表情,他可以“在音乐会前连续练习12个小时,而使他热爱的巴黎听众在短短数小时内如痴如醉”。(ZT)
[upload=jpg]Upload/20069201464674770.jpg[/upload]
  两部钢琴协奏曲,波里尼 / 柏林爱乐 / 阿巴多的版本。无论是录音还是演绎,都感觉超出卡琴版。
最后编辑aimo6666
TOP
40#

协奏曲也就这么多了。该睡觉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