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上山砍柴
海-浪 在 2006-10-16 8:31:47 发表的内容 60页了,那我也上几张吧说起中国音乐,怎么没有民歌呢?听前没有太报希望,88年的录音能好到哪里呢?听后让我很大吃惊,效果比目前录音一点不差,整体非常好。不多说了。无编码,版本是T113。这张CD个人感觉价值太高了,远高于同期的港台CD。最后一首信天游,制作着特意改编成为通俗歌曲,有点接近摇滚[upload=jpg]Upload/200610168292238889.jpg[/upload]
ADWS 在 2006-10-16 17:33:49 发表的内容 丁本来就不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可能与他的作曲技巧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如此宏篇巨制,没有极深的艺术造诣和精神境界很难驾驭的。况且那个时代就更难了。
流云_居士
ADWS
上山砍柴 在 2006-10-16 17:08:41 发表的内容 丁拘泥于一些琐碎的东西,没有获得一个宏大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与其创作水平有关。技巧是一方面,解读能力又是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讲,丁也也许只能说平平而已,不能说高超。
海-浪
上山砍柴 在 2006-10-16 17:03:48 发表的内容 ADWS 在 2006-10-16 11:30:32 发表的内容 也许此曲做于三、四零年代,思想内涵要深得多,在大一统的年代,再有才思的作曲家也写不出好作品,丁老能做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长征是GCD的重要举错,没有长征,中国政治就完全不是这样子了。所以,对G来说长征是神圣的。抛开政治意义不谈,长征也是人类挑战极限的一个伟大壮举,可以成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类自卫行为的精神化身,因此,长征是有绝对意义的。但是,因为它不仅仅有这种绝对意义,更和政治存在密切关系,所以艺术家在处理这题材时候,还是比较难于放开手脚,尤其是老一代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更是如此。
ADWS 在 2006-10-16 11:30:32 发表的内容 也许此曲做于三、四零年代,思想内涵要深得多,在大一统的年代,再有才思的作曲家也写不出好作品,丁老能做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
上山砍柴 在 2006-10-16 11:21:07 发表的内容 ADWS 在 2006-10-16 10:53:05 发表的内容 ……各乐章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更象四组独立的交响诗,歌功颂德的体裁写多了,作者用阴暗晦涩的曲式刻画战争的残酷与萧斯塔科维奇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对。比方,为了表现红军穿过少数民族地区的经历,就采用一点西部少数民族素材。四组独立交响诗,缺少一种超越现象的认识,缺少精神性的把握。停留在雪山、草地的层面上。
ADWS 在 2006-10-16 10:53:05 发表的内容 ……各乐章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更象四组独立的交响诗,歌功颂德的体裁写多了,作者用阴暗晦涩的曲式刻画战争的残酷与萧斯塔科维奇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流云_居士 在 2006-10-16 17:07:25 发表的内容 万山红和彭丽媛这两套中国经典歌剧唱段,应该代表的目前的最高水平.
Mission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