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849505152535455» / 9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音乐唱片介绍 [复制链接]

查看: 147428|回复: 951
511#

李商隐 在 2006-10-11 1:13:20 发表的内容
不太赞同砍柴兄的说法。这部作品确实技巧一般,结构也有某些不足。但是整个曲子还是非常优美。这是我的总体看法。


我并不否定这作品的优美,尤其是使用民间音乐素材的那些基本的旋律。
我希望的是,作曲家能在这些素材的编配上体现出较好的审美趣味,但是没有。
我们的看法也许相差不远,但是你看重它好的一面,我看重它差的一面。
TOP
512#

[quote]上山砍柴 在 2006-9-10 22:38:24 发表的内容
严金萱作曲。
另一个中国经典。
据说这也是一个真实故事。
《白毛女》首先是一部歌剧,这里的是芭蕾舞剧的音乐,所以演唱的部分相对较少。但是还是保留了部分重要唱段。而且,是朱逢博唱的喜儿。
陈燮阳和樊乘武指挥上海舞蹈学校管弦乐队,1972年录音。
要说的事,朱逢博的演唱很漂亮,我觉得比那位唱南泥湾的老奶奶唱得更可爱一些。
这种经典作品的经典录音,是在不可错过,虽然我不是特别喜欢这部作品,主要是题材原因。但是,我觉得这是一部无法绕开的作品。


白毛女,我更喜欢彭丽媛、万山红扮演的喜儿。
TOP
513#

不太赞同砍柴兄的说法。这部作品确实技巧一般,结构也有某些不足。但是整个曲子还是非常优美。这是我的总体看法。

1)关于使用文学题材,如“浮士德”以及“莎乐美”等作品也是有相关的文学题材作为依靠。
2)关于使用民谣和戏剧题材,相当多的作曲家都使用当地素材编织音乐,如在马勒、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等作品中广泛使用收集来的当地素材作为主题或变奏。
3)关于旋律。这个曲子非常优美是它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4)关于技巧和时代性。这个其实不用关注太多。当年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被很多评论家指责为守旧,毫无新世纪音乐的特点。当时批评者认为50年后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将会被人遗忘,特别是,拉赫玛尼诺夫与斯卡拉宾几乎同时代,当时后者被广泛赞扬。但是80年后的今天拉赫玛尼诺夫是现在古典乐唱片和音乐会的热门。所以技巧不重要,作品的独特性和发自肺腑是重要的方面。
最后编辑李商隐
TOP
514#

刚刚回头浏览了一遍这个帖子,发现,在各位尤其是李商隐兄、一点不烧兄等等多位朋友的图片加入,使得这个帖子看起来真的有点洋洋大观的感觉,我自己也很喜欢。关山月兄唐诗的加入也增添另一番趣味。

中国音乐唱片无穷无尽,我自己也时时补充。
希望这种更贴近我们心灵的声音,更契合与我们血性的声音,得到更广泛的理解。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唱片工业的成熟,这需要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TOP
51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16#

西崎崇子这版马可勃罗版很好。新西兰乐队,外国指挥。此张里还有很棒的西部民谣改编曲。

西崎拉的这把琴是Kreisler用过的1732年瓜拉内,琴声极其优美。
TOP
517#

aimo6666 在 2006-10-11 22:12:00 发表的内容
砍柴兄这两张碟碟虽好,但我自己实在是下不了手。


其实也可以不买,因为其替代品太多了,未必就逊色于斯。
TOP
518#

前面几位的评述,很让在下钦佩。学习了
TOP
519#

诗人谦虚了。
其实我们的分歧就是视点的侧重点差异上的问题,无所谓深刻与否。

如果我对作品的感知多一点理性分析的话,可能因为这与我的专业有点联系吧。仅此而已。
TOP
520#

讨论问题也是对自己的整理。
呵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