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一个极具人性化的听音室
相信许多烧友在发烧历程中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坎坷,对声音与音乐的理解形形色色,对(Hi-F-Hi_______我的一个外行朋友对音响发烧的讽刺)音响着迷得如痴如醉!
各自心中都有一套,很多时候谁都想通过自己的观点去说服他人(除非大好人一个,不然精疲力尽,否则誓不罢休),想想对初哥还是有的放矢。
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真理也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好声同样也是掌握在少数人心里,一点不例外,始终逃脱不了的一个硬道理!人生历练越丰富或者说对高保真理解得越透彻,对音响越能坦言面对,除非是麻木不仁。
在不大的交流环境中能听到理论上好声的机会一点不比登天容易,但是享受不错的音乐却无处不在,这就是音响与音乐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常在桥上走,哪有脚不累;P ;P
多数人都面临条件有限的制约,听到好声的机会太少,至少好声更能让人加快前进的步伐,悟性太差又或者心不在焉不能一概而论。
认识的D烧就是一位对音响与音乐非常执着的人,我不是很有精力去了解一个烧友的想法的人(却是刘大师与赖大师的文章却很喜欢,比一张好碟更能吸引人),但是常去听听每位执着烧友的器材,也能略有感受,从侧面了解他人。对于很多经验丰富的烧友质疑D烧的环境与器材,也无可厚非,就如同心中的好系统好声音一样,认为那才是“完美”的。往往自己认为不是很起眼或者不是很合理的搭配亲身体念后却又是别有一番风味,很多音响品牌都有各自的理念,很多时候应该说是一种妥协的理念或者现实中取舍的产物。这样的产物都有无数人追逐,何况是我们的罐头音乐。善于发挥自己的系统极力去勾勒自己的蓝图,发挥自己器材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播放一些音乐时能引起自己的共鸣就已足够,很多时候知足长乐是件现实的事情,毕竟都是凡人一个,想想灾区,这时很受伤。
当然一套系统有鲜明的特色过了头也就代表会有明显的缺陷,说白些就是播放层面窄,除非是大型系统,否则这就是现在没有办法逾越的一道坎,没有办法摆脱的事实。完美的妥协也不失是一种在桥上走的感觉,说着阿Q精神,并不是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