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旅行归来--发我的EMI小天使收藏 [复制链接]

查看: 14279|回复: 67
21#

zhangwanhui 在 2006-8-20 17:43:09 发表的内容
马版的苏佩序曲集不知何处有售?


荷兰版的应该好买吧,找四哥!!
TOP
22#

[upload=jpg]Upload/200682112552198912.jpg[/upload]

克伦佩勒诠释瓦格纳歌剧中的管弦乐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并非刻意突出铜管在整个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而是注意管乐与弦乐乃至与整个乐队的强弱对比,整体显得非常和谐.也就是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中,<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所体现出的英武庄重的精神以及曲末那充满乐观情绪的高潮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飞翔的女武神>的演绎也是可圈可点!!

[upload=jpg]Upload/2006821136461216.jpg[/upload]

哦,我那向往已久,梦牵魂萦的天山天池!!!
最后编辑hyajia
TOP
23#

[upload=jpg]Upload/200682112171335568.jpg[/upload]

这张大家再熟悉不过了,1958年传奇贝小协. 很难去形容我第一次听它时的感受,大概可以称之为惊愕吧!  惊愕的并不是大卫那一贯技巧与情感完美融合的高超琴艺,而是克鲁依坦麾下法国广播交响乐团那高贵,纯净而富有张力的伴奏. 从第一个和弦开始,乐队始终保持着那股似乎与生俱来的崇高的情绪,慢版乐章精彩之极,弦乐的呼吸依稀可辨,而大卫的演奏与乐队水乳交融,让我无法不用珠联璧合来形容!  而末乐章对于听者来说更像是生命之杯中即将溢出的甘泉!

[upload=jpg]Upload/200682112302513869.jpg[/upload]

光与影的叠加,远处的蓝天与重山,近处的房屋与草场,一切都是那么协调,造物主此刻也为之倾倒!
TOP
24#

hyajia 在 2006-8-20 10:05:53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8209575916782.jpg[/upload]

苏佩的序曲集我收了不下5个版本,但是听来听去,最喜欢的还是此版以及帕雷的水星版.而比较上述两版,我又更偏爱马里纳的这一版,一来此版曲目更全,几乎囊括了苏佩的所有著名的序曲,二来此版在爆棚程度与水星版难分高下的基础上,动态对比度个人觉得要好于水星版,而且马里纳对于细部刻划要深入的多.我们脑子中对于圣马丁乐团更适合演奏一些小型管弦乐作品的固有认识在这里被扫的一干二净,管乐表现相当出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录音师Mark Vigars,这个名字现在尽管还无法与威尔金森等知名录音师相提并论,但是相信时间会证明他的卓越,大家可以去找找他操刀的录音,至少我听过的都是优秀之作!!


这个我也有,比水星版强多了,水星版似乎赶者下班买菜。
马里纳这版,89年的DDD录音,用了B&W监听箱,阿比路录音室,因此很发烧。而且数码年代的马家军,强大多了。
马里纳这版,应该也绝版了,我在2003年偶始之,狂喜不已。
不过,DECCA的DUDOIT版,丝毫不惶多让,而且绝版了,我下了APE收藏。
TOP
25#

漂亮
TOP
26#

    EMI小天使的唱片录音都比较好,有早期德国版的、英国版的、日本版的、荷兰版的,都是从大碟压制的,留有很多的LP的味道,声音暖暖的,弦乐有股麻酥酥的感觉,很容易中毒。我手里几张拉特尔指挥西贝柳斯交响曲很合我听音取向,有机会的话,同好们可以找来听听,与老卡的4D比较一下,可能前者更受欢迎。(图略)
TOP
27#

hyajia 在 2006-8-22 8:35:17 发表的内容
大家一致认为小天使是德版,英版最佳,其实错了.最早期的一批EMI小天使的日本版中的一部分是由JVC的流水线压片的,十分靓声,光重量都是现在一般唱片的两倍,盘基甚是厚重,有质感,有听感!!




正解!日本版压片和印刷都非常精细讲究而且声音也特别好,温暖,厚重有质感!可惜手上只有十几张~~~~~~~~~遗憾!
最后编辑公牛
TOP
28#

大家一致认为小天使是德版,英版最佳,其实错了.最早期的一批EMI小天使的日本版中的一部分是由JVC的流水线压片的,十分靓声,光重量都是现在一般唱片的两倍,盘基甚是厚重,有质感,有听感!!
TOP
29#

[upload=jpg]Upload/200682217572665907.jpg[/upload]

终于到普列文了,我非常佩服这位艺术家,应该说,他是为数不多的既能把钢琴弹好又能把乐队指挥好的大师!! 第一次接触他是听那张同样来自EMI的格里什文的蓝色狂想曲,惊叹!!

这张唱片的组合非常有意思,拉氏的三交配上肖6,怪哉(也许因为都是三乐章的缘故吧)!! 然而,两部作品的感受完全不同,我以前一直对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交响曲就没有什么好感,结构松散,情感泛滥,没有听出什么所以然,唉,也许本人欣赏水平低下吧.然而,普列文这版拉三交几乎改变了我的这一看法,让人原先觉得模糊的结构似乎变得明晰了不少,而且有一种将其听完的动力在推着你. 肖6我实在没有听出来什么好,也就是末乐章的急板让人略感眼前一亮,慢板不能说拖沓,但总是听着不如海丁克的舒服,呵呵,也许有先入为主的缘故吧.
TOP
30#

[upload=jpg]Upload/2006822171525004.jpg[/upload]

公牛压的盘也听的爽勒!..............................................:)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