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讨:李斯特之后的钢琴奏鸣曲 [复制链接]

查看: 3813|回复: 11
1#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将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了颠峰,贝多芬之后,舒伯特,肖邦,李斯特都写过出色的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至今都是钢琴家们演奏与录音的热门。可是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之后,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就逐渐被冷淡了。此后的作曲家很少写钢琴奏鸣曲,即使写了人们也很少去演奏。现在很少听到有关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之后的钢琴奏鸣曲。唱片公司也不乐意去录制李斯特之后的钢琴奏鸣曲。

李斯特之后虽然其他曲式(比如交响曲,小提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歌剧)都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但惟独钢琴奏鸣曲被人冷落。所以有的时候从资料上看到某位著名的作曲家也写过钢琴奏鸣曲,是非常让人吃惊的。我们熟知拉赫马尼诺夫写过著名的钢琴协奏曲,熟知肖斯塔科维奇写过感人的交响曲,但我以前得知他们两人每人都写过两部以上的钢琴奏鸣曲时,感到非常吃惊。

除了拉赫马尼诺夫与肖斯塔科维奇之外,舒曼也写过三首奏鸣曲,格里格也写过一首奏鸣曲,我从来都没听过这些奏鸣曲。另外不知道德彪西和拉威尔等人有没有写过钢琴奏鸣曲?(他们都写过小提琴奏鸣曲以及弦月四重奏)

当然,普罗科菲耶夫与斯克里亚宾,算是在钢琴奏鸣曲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了。但这得益与前苏联钢琴家(比如里赫特与索弗朗斯基)的大力推广。除了苏联本土钢琴家,其他钢琴家似乎很不乐意演奏普罗科菲耶夫与斯克里亚宾的钢琴奏鸣曲,曾经录制过普罗科菲耶夫第7钢琴奏鸣曲的波里尼在前段时间的采访中就公开表示他不喜欢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以后可能再也不会去演奏这些奏鸣曲。唱片公司看上去也不愿意录制这些钢琴奏鸣曲。我从来没听说过大唱片公司出过他们两人钢琴奏鸣曲全集,别说全集了,就是单曲也很少见。

为什么李斯特之后的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等曲式都出现过大量的震撼人心的作品。惟独钢琴奏鸣曲没落了?是不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太完美了使其他作曲家面对钢琴奏鸣曲都产生一种自卑感从而不敢创作(就好比巴赫的赋格太完美而使肖邦在创作赋格时信心受挫从而不再写任何赋格)?还是李斯特之后钢琴奏鸣曲这种曲式已经显的过时?

另外有谁听过格里格,拉赫马尼诺夫与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奏鸣曲?听过的人来说说这些作品长的什么样?听上去什么感觉?
分享 转发
TOP
2#

虽然偶顶了,但是还不懂
TOP
3#

虽然偶不懂,但是要顶一下
TOP
4#

我也顶一下,想听听。
TOP
5#

人心散了,都去玩爵士,摇滚,超女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音乐特征及其特定的表现手法。二十世纪是多元化的(绘画,建筑,文学。。。)。钢琴奏鸣曲这种体裁比较适合古典及浪漫主义时期(有严格的作曲手法和规则),在打破旧规则的新世纪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感情需求。
不仅是钢琴奏鸣曲受冷落,其它很多体裁都不会再现。
TOP
6#

不是钢琴奏鸣曲这种体裁在新世纪不能满足人们的感情需求,否则为何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的钢奏录音层出不穷,李斯特的B小调趋之若骛?

而是李斯特之后的钢琴奏鸣曲这个酒瓶里装的酒,质量下降了,酒精多了,酒香少了,红酒过了丰收年,自然不好喝了。里赫特弹的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技术何其精彩,旋律却何其难听。。。
TOP
7#

因为人越来越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
TOP
8#

其实是一个道理。任何一个音乐体裁都有自己特有的生命周期。钢琴奏鸣曲在跨过了贝多芬这座顶峰(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以后渐渐适微。虽然在浪漫主义大气候的影响下也诞生了一些杰出的作品,但这也是末日黄花。作曲家已经不能在这种体裁中充分体现出自己的才情。欣赏者再也从中听不到什么新意,自然也就兴味索然了。因此人们可能更乐意回过头去欣赏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那是钢琴奏鸣曲的黄金年代。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小股势力,绝成不了大气候。人们回头更多地只是从中吸取营养来发展和充实新的音乐(指古典音乐大的范畴)。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从大的方面说,古典音乐(狭隘的概念,指二十世纪以前)就其本身也有生命周期。现在到底有多少人在对此乐此不疲?音乐形式多元化的形成也正是由于人们不能在古典音乐里充分体验和享受到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的情感。
音乐是艺术,对艺术的评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音乐上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体裁需要时间考验。
最后编辑vincentlyl
TOP
9#

[quote]scfan 在 2006-8-5 0:44:19 发表的内容
不是钢琴奏鸣曲这种体裁在新世纪不能满足人们的感情需求,否则为何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的钢奏录音层出不穷,李斯特的B小调趋之若骛?

而是李斯特之后的钢琴奏鸣曲这个酒瓶里装的酒,质量下降了,酒精多了,酒香少了,红酒过了丰收年,自然不好喝了。里赫特弹的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技术何其精彩,旋律却何其难听。。。[里赫特弹的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技术何其精彩,旋律却何里赫特弹的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技术何其精彩,旋律却何其难听。。。[/里赫特弹的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技术何其精里赫特弹的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技术何其精彩,旋律却何其难里赫特弹的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技术何其精彩,旋律却何其里赫特弹的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技术何其精彩,旋律却何其难听。。。[/难听。。。[/听。。。[/彩,旋律却何其难听。。。[/其难听。。。[//quote]


一针见血
TOP
10#

对vincent兄所提的生命周期之说非常赞同,在那个顶峰时期的古典作品犹如唐诗宋词一般,空前绝后,后世再也出不来这样的作品了。但是绝对不会是末日黄花,尤其对于古典爱好者来说,这些作品是永远的宝藏,取之不尽,听之不腻。当然,听众的范围也如同唐诗宋词一般,不会是大众的消遣,而只能是少数喜好者们的盛宴了。而每一个时代,古典爱好者都会自然而然地生出来,比如兄,比如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