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哥 德 堡’◆ —— 现场直击.P6 [复制链接]

查看: 15538|回复: 143
21#

瑞典哥德堡Ι号沉没之谜:记载昔日光荣与梦想

[ 作者:  加入时间:2005-10-02  来自:新京报 ]

  今天,瑞典人历经10年、耗资3000万美元重建的“哥德堡Ш号”从瑞典哥德堡启航开赴中国广州,展开了中瑞两国人民的一段梦想之旅。二百多年前,同样是满载希望,“哥德堡Ι号”劈波斩浪,沿着漫长的海上丝绸之路,跨越遥远的时空,把瑞典哥德堡和中国广州这两座港口城市紧紧连接在一起。

  “哥德堡号”值得怀念,因为它的丰功伟绩,也因为它的神秘难解。1745年9月12日,满载着中国商品的“哥德堡Ι号”,在几乎到达故乡岸边的最后一刻,触礁沉没。东方的繁华、满船的珍宝、水手的传说,一切都随着庞大的“哥德堡号”深埋海底,留给世人无限的谜团。
TOP
22#

经过的了单调乏味的海上跋涉,某一天的早晨水手们终于眺望到远处的琶洲塔,欣喜若狂,因为目的地广州就在眼前。“哥德堡Ι号”停泊在广州黄埔古港,水手们忙于补充淡水和食物,并且尝试广州人“饮早茶”的美妙之处。商人们马上带着他们的白银奔向黄埔直街、十三行等多处集市,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购回大批的瓷器、茶叶和丝绸,这些都是欧洲人最喜欢、最流行的商品。

  3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哥德堡Ι号”的船舱渐渐地装满了。1744年的冬天,“哥德堡Ι号”从广州出发,开始返回它的家乡———瑞典哥德堡港。谁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成为它的死亡之旅。
TOP
23#

[upload=jpg]Upload/200671912564918520.jpg[/upload]
TOP
24#

        10月2日,重建的“哥德堡号”启航,再走中瑞海上丝绸之路。当地民众前往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哥德堡号”启航前,瑞典古斯塔夫国王和希尔维亚王后亲自相送。

    对于瑞典人来说,中国实在是个遥远的国家。但是,在哥德堡几乎人人都知道中国,人们对茶叶和瓷器的热情更是近乎虔诚。这种热情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两百多年前神秘沉没的哥德堡号。瑞典人建立了哥德堡号古船博物馆,耗时10年一斧一锤地用原始手法重建“哥德堡号”。

  但是,一艘古代的商船在几百年后何以还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却要从头说起。“哥德堡号”的前世今生是个真实的故事,但是其间的经历却像极了好莱坞的海上探险大片。
TOP
25#

1738年,查普曼的代表作———“哥德堡Ι号”正式下水。船体长40.9米,包括牙樯在内的总长度是58.5米。水面高度47米,18面船帆共计1900平方米,可以载运400吨货物,堪称十八世纪的超级货船。虽然在瑞典东亚贸易公司的船队中,它不是第一艘,也不是最后一艘,但这个登峰造极之作却是瑞典东亚贸易公司的骄傲。

  第二年“哥德堡Ι号”就开始了它的处女航———驶向遥远的中国,并且先后顺利地完成了两次远洋航行,带回来大量的中国货物。

  1743年,“哥德堡Ι号”又开始了它的第三次远航。像往常一样,它在西班牙卸下木材、金属等本国特产,换取当地的白银。离开西班牙之后,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用3个月的时间,直奔印尼的爪哇岛。

  “哥德堡Ι号”的构造,在今天看来也还是相当科学的。多数桅杆设在船的后部,这使船帆能最大限度地借用尾翼风来获得动力。但这种船帆系统的弱点是无法根据风向变化来临时调整船帆。因此,气候和风向在远航中就变得至关重要。在整个航程中,水手们必须在不同的海域,充分利用特定的季候风让船只按照既定航线航行。因此,在大西洋航线中,“哥德堡Ι号”要借助强劲的亚速尔季候风一路向南,而在南极洲附近,则要借助贸易风和西风,到达印度洋之后,强劲的南风将会把船只送到印尼群岛。

  从西班牙到印尼群岛,通常要经历3个月炼狱般的航行,其中绕过非洲好望角的一段航程,尤其险恶。
TOP
26#

“哥德堡号”浮出水面

  “哥德堡Ⅰ号”的考古发掘直接导致了东印度公司的新生。随着海底的秘密被发掘,越来越多的人瑞典人,变成了“古船迷”和“中国文化迷”。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一群热心人的讨论中酝酿……1906至1907年间,两位海洋探险家杰姆士·凯勒和卡尔·里昂,再次对“哥德堡Ι号”进行了打捞,共有3000只完整无损的中国瓷器重见天日,收获不菲。但是至此以后,“哥德堡号”似乎就被人们遗忘了。

  1984年,一次民间考古活动发现了沉睡海底的“哥德堡Ι号”残骸,这艘古沉船重新进人了人们的视野,引起哥德堡人浓厚的兴趣。

  当时发现古沉船的潜水员塞弗林松回忆说:“我们当时挖掘至水底1.5米深的地方。发现沉船残骸时,残骸上覆盖着20厘米厚的淤泥。在灯塔附近,我们发现了一些包装货物的箱子、许多陶瓷碎片和一些完整的陶瓷,还有茶叶和其他一些货物。”

  1986年开始,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发掘工作持续了近6年,打捞上来500多件完整的瓷器和8吨重的瓷器碎片,这些瓷器大部分是具有中国传统的图案花纹,少量绘有欧洲特色图案,显然是当年“哥德堡Ι号”为特定客户专门订购的“订烧瓷”。
TOP
27#

[upload=jpg]Upload/200671912574032621.jpg[/upload]
TOP
28#

百年之谜:“哥德堡Ι号”神秘沉没

  在哥德堡港港口的入口处,“哥德堡Ι号”莫名其妙地偏离了航线,驶进了著名的“汉尼巴丹”礁石区。刹那间,海水涌入船舱,“哥德堡号”慢慢在倾斜中下沉。附近的船只迅速赶来救援,但是一切已经无法挽回。在无数人惊恐的目光下,它像后来的“泰坦尼克号”一样,带着庞大的身躯和满载的中国财富沉向海底。

  在300年前的哥德堡市,每当远航船只归来,整个城市就会像节日一般欢腾。商人们等待着财富、准备数钱;而航海的水手们则准备尽情享乐一番,然后醉醺醺地向旁人讲述海上的冒险故事,还有在中国的奇异经历。

  1745年9月12日这天,人们一大早就等候在海岸边上,远远地追随着“哥德堡Ι号”的身影。熟悉航道情况的领航员也已登上了“哥德堡号”,确保船只安全进港。许多小型船只开出港口,伴随在它的左右,如同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八面威风。一切都顺利得近乎完美。
TOP
29#

然而,不可思议的一幕在人们眼前出现了———在港口的入口处,“哥德堡Ι号”莫名其妙地偏离了航线,驶进了著名的“汉尼巴丹”礁石区。刹那间,海水涌入船舱,哥德堡号慢慢在倾斜中下沉。附近的船只迅速赶来救援,但是一切已经无法挽回。在无数人惊恐的目光下,它像后来的“泰坦尼克号”一样,带着庞大的身躯和满载的中国财富沉向海底。

  瑞典东亚贸易公司应对沉船事故应当是不陌生的,况且“哥德堡Ι号”就沉没在自己的家门口。

  由于周围众多的船只赶来救援,沉船上的船员们全部脱险,无一身亡。但是,从瑞典出发时的120名船员,此刻只剩余了80个,有大约40名船员因为缺乏营养、暴风雨和原因不明的热带疾病而死在途中。

  瑞典东亚贸易公司立即抢救和打捞了船上的货物。那些打捞上来的丝绸、茶叶等被晾干处理之后马上拍卖售出。“哥德堡号”的货物中,虽然只有1/4被抢救了出来,但所卖得的价钱,已经使瑞典东亚贸易公司的股东们赚到了利润,连船的本钱也捞了回来。可以想象,如果能成功返航,“哥德堡号”将会带来多么巨大的财富!

  船上的上万斤中国茶叶,就此留在了海底。后人就此写道:汉尼巴丹海域,从此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只茶碗!
TOP
30#

南海和尚 在 2006-7-19 17:20:36 发表的内容
图片发烧高手


网上好多,我身在广州,关注会高一点,也比较喜欢帆船的造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