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欣赏的时代性及其它...... [复制链接]

查看: 10739|回复: 95
41#

KENTRYFO 在 2006-7-12 15:59:25 发表的内容
[


书法精意我不太懂,可是,的确如丁兄所言:不仅仅包括线条组合,我自己如果有机会去“赏字”会审踱其气、势、力、意、韵、神,而如果亲自去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连线条的拿捏都不行!

KENTRYFO兄,看了你几贴,我只有连称"好好"!频频点首!!!
TOP
42#


[quote]KENTRYFO 在 2006-7-12 15:59:25 发表的内容
[ 书法精意我不太懂,可是,的确如丁兄所言:不仅仅包括线条组合,我自己如果有机会去“赏字”会审踱其气、势、力、意、韵、神,而如果亲自去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连线条的拿捏都不行![/quote

前人论书法:"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明书尚态".韵由神魄中来,法由骨体中来,意乃神魄之表者,态乃骨体之表者.....
TOP
43#

画界有句俗语,喜时画兰,怒时画竹,怒时气冲斗牛,借此怒气,能画出竹的筋节精髓.那么音响呢?制作音响的材料只是一件件‘器物’,那赋与‘器物’灵性的是人,而不是器..........
TOP
44#

KENTRYFO 在 2006-7-14 16:14:38 发表的内容
又有刘亮鹭一曲深情款款的“情网”,内容实为个人的情情塔塔而已,配乐却雄奇壮阔得有如史诗.........


现在兴的这一套,对比鲜明,不但唱歌,配乐如此,做人做事亦然,明明是一件简单的事,非要炒作得复杂无比;明明是中饱私囊,非要摆出一副廉政样;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TOP
45#

丁启烈 在 2006-7-17 18:25:49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7-14 15:47:47 发表的内容
近一段时间以来,朋友常问我的态度:这么多的新歌手,以柔美之声去取听众的宠,却似乎难得有气壮山河的歌声了,有何看法?考虑再三,不得不回答如下:能够因此自己共鸣的就赏听呗。实际上,电声器材的出现会影响歌唱艺术的发展,洪声之下毕竟还有纤细感情、感觉表达的要求,并不能一概而论“声不洪歌不出”,柔美中但求发现节奏、旋律、音色、内容之美与和谐,甚至由于环境的变化出现人声在低音压下得更为细致、饱满的表达也不能不说的艺术水平的提高。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及作为歌者的他们都不应忘记:歌之美态还有许多!不能让柔美绝对地侵占雄奇的地盘!


前段时期,有位烧友拿了盘竹笛专辑,兴冲冲跑来,要和我享受笛曲大餐,我忙把音响系统整好,微闭双眼,屏声静气享受大餐,笛声莆出柔美无比,再一细听,感到演奏潇洒自然,但骨格不鲠,有软熟之感......这种无内刚,少外柔,有软熟之感的风格已走出传统的刚,柔审美观.......


:"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明书尚态".后面还有一句:"学书不学晋书,终成下品",何也?我国书法以唐宋之际为一分水岭,故有宋书尚意,意乃神魄之表者,明书尚态".态乃骨体之表者.....明清科考时,皇帝和官僚喜欢"黑大圆亮",把这种字标为考卷,书法的标准,所以用软毫笔,写出来的字,没有锋棱芒角,而有软熟之书风,由硬毫笔转为软毫笔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时代的变迁,审美感的转化......
           据此来看,我们歌坛的歌声由壮美而柔美,歌星由功夫型向感觉型转换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最后编辑丁启烈
TOP
46#

KENTRYFO 在 2006-7-16 22:46:56 发表的内容
恐是闭门思过去了。


是啊,吾日三省吾身!
          这几天考试,要监考,阅卷,忙!!!!
TOP
47#

KENTRYFO 在 2006-7-14 15:47:47 发表的内容
近一段时间以来,朋友常问我的态度:这么多的新歌手,以柔美之声去取听众的宠,却似乎难得有气壮山河的歌声了,有何看法?考虑再三,不得不回答如下:能够因此自己共鸣的就赏听呗。实际上,电声器材的出现会影响歌唱艺术的发展,洪声之下毕竟还有纤细感情、感觉表达的要求,并不能一概而论“声不洪歌不出”,柔美中但求发现节奏、旋律、音色、内容之美与和谐,甚至由于环境的变化出现人声在低音压下得更为细致、饱满的表达也不能不说的艺术水平的提高。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及作为歌者的他们都不应忘记:歌之美态还有许多!不能让柔美绝对地侵占雄奇的地盘!


前段时期,有位烧友拿了盘竹笛专辑,兴冲冲跑来,要和我享受笛曲大餐,我忙把音响系统整好,微闭双眼,屏声静气享受大餐,笛声莆出柔美无比,再一细听,感到演奏潇洒自然,但骨格不鲠,有软熟之感......这种无内刚,少外柔,有软熟之感的风格已走出传统的刚,柔审美观.......
TOP
48#

KENTRYFO兄,快来说几句,别让我唱独角戏.......
                        大家都来说几句!!
最后编辑丁启烈
TOP
49#

让我唱独角戏!此时的我就象磨道的驴,只能看着蹄子前边的那点路,  此时的我不由自主的想起小时侯听过的一首男低音歌曲的一句词:心里本想往前走啊,无奈脊背上是个罗锅,哎.嗨.吆.你说糟糕不糟糕哎,你说糟糕不糟糕哎.......
TOP
50#

回想这些年,在HIFI的过程中,真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在<<行路难>>中的这二句诗,正是我在HIFI过程中的真实写照.想走水路,坚冰冻川,舟楫不通;要走陆路,大雪封山,人马寸步难行.真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HIFI难,难于上青天....
                音乐是听觉艺术,书法是视觉艺术,学书法,先是"眼高手低",眼高者,欣赏能力高也,欣赏能力高了,就有了前进的方向,眼高手才能高,眼高是手高的基础,音乐亦然.所以,我们听音乐时先上鉴赏课,在上鉴赏课时,文学修养,音乐修养,HIFI技巧.......齐头并进,初难后易........
最后编辑丁启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