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业) 《红楼十二钗》 [复制链接]

查看: 8639|回复: 38
11#

我第一次听这首乐曲的时候,1分52秒开始,第一琵琶的轮指后面叠着一把带切分节奏的琵琶分解演奏,了解琵琶的人会误会缪晓铮是个有六只手指的演奏家,
---------------
---------------
呵呵,这一段写得精彩极了!
TOP
12#

这个作业强~~~~
TOP
13#

jazzlee兄:
“我第一次听这首乐曲的时候,1分52秒开始,第一琵琶的轮指后面叠着一把带切分节奏的琵琶分解演奏,了解琵琶的人会误会缪晓铮是个有六只手指的演奏家,
---------------
---------------
呵呵,这一段写得精彩极了! ”


你没有听过,怎么能说这一段写的“精彩极了”???
发烧,也要以事实为依据吧?评论者已经可能有差错,跟帖者怎么可以在没亲自实践时妄自菲薄呢???

有一类发烧朋友我称之为:无知者无畏,这是我们在发烧实践中,所要避免的。
我并不是说没看过红楼的人就不能听,我的意思是,连人家要表达的东西都不清楚,对唱片的创作背景不明了,自己的器材与耳朵不够好,就不要做如此细致与个人化的评论,否则会贻笑大方。
提倡客观,科学的发烧,主观因素越少越好,这需要不断积累,不断学习
TOP
14#

发烧虫子 在 2006-6-26 0:36:57 发表的内容
jazzlee兄,你听过了吗????

呵呵,我只听过E版上传的那一段。已经两个月没有去海印了,待世界杯结束之后我会买回该碟。
我的观点可能跟你不一样,我不认为聆听《红楼十二钗》这张碟的人一定要看过《红楼梦》,可能你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这部音乐的内涵。但我认为这样的要求不论是对聆听者,还是雨林,未免太高了,况且每个人欣赏的角度也有差异。
感动自己的音乐就是好音乐,楼主写出这么精彩的乐评,不是很好吗?
不同的器材能从听觉上辨别出两把琵琶是否分开,肯定有这样的可能。我未听过,谨言为佳。
TOP
15#

厉害啊
TOP
16#

发烧虫子 在 2006-6-26 8:42:01 发表的内容
jazzlee兄:
“我第一次听这首乐曲的时候,1分52秒开始,第一琵琶的轮指后面叠着一把带切分节奏的琵琶分解演奏,了解琵琶的人会误会缪晓铮是个有六只手指的演奏家,
---------------
---------------
呵呵,这一段写得精彩极了! ”


你没有听过,怎么能说这一段写的“精彩极了”???


虫子兄,我偶然会看了一篇我认为很精彩的乐评之后,再去购买所评论的CD。这与你怀疑乐评的真实性并不矛盾啊,这是逻辑问题。
另,个人的感觉最真实,即使这种个人感觉与作品的原意不相符。我们不是在说音乐吗?这也是音乐的魄力吧。
呵呵,很喜欢你的直率!
TOP
17#

jazzlee兄,你听过了吗????
TOP
18#

典型的发烧友口吻 。发烧友最乐意做的事是,用好的器材鉴听唱片,用好的唱片鉴听器材,至于音乐性,在其次了。从本质说,这个人完全没看过红楼,连里面的人物大致都不清楚,说的完全和人物形象表达没点关系 。连王熙凤都不知道,这种发烧友,不是真正的发烧友,真正的发烧友,是相当博览的,象这个样子,怎么听的懂西洋歌剧呢?而歌剧是发烧友最热衷的一类发烧唱片 ,都不知道曲子表达的是什么,就枉加评论 ,看来此兄尚是发烧初级阶段了,仗着自己知道一点乐器知识,就大发感慨,点3道4的 ,发烧,是非常有内涵的一件事情 ,初烧友怕的就是这样误人子弟的评论,当然发烧也是见仁见智的,个人理解不同听到耳朵里理解到心里也有区别,但总要闹明白人家要表达的是是什么才好评论吧?
TOP
19#

这会儿已经听了《妙玉独行》了,2个琵琶有错开啊,主琵琶在中间,另一个在偏后、偏右边位置,两个琵琶的音色也是一明一暗 ,怎么说是叠加了啊,怎么也不会听成一个啊,真是的 ,还6根手指头了~俺用的器材:K501+甲类石机二房
建议这位仁兄
1:补上红楼一课,读完读通后再听这个唱片;
2:检查自己的器材先。
TOP
20#

发烧虫子 在 2006-6-26 0:28:56 发表的内容
这会儿已经听了《妙玉独行》了,2个琵琶有错开啊,主琵琶在中间,另一个在偏后、偏右边位置,两个琵琶的音色也是一明一暗 ,怎么说是叠加了啊,怎么也不会听成一个啊,真是的 ,还6根手指头了~俺用的器材:K501+甲类石机二房
建议这位仁兄
1:补上红楼一课,读完读通后再听这个唱片;
2:检查自己的器材先。


谢谢这位新朋友虫子的敦敦教导!
我现在正在上班,没法更多讨教,以后有时间再详细讨教

不过我不认同详细说出自己的个人听感就必须要去研读原著。

至于双琵琶问题,我昨晚再听了一次,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也请虫子大哥不妨再仔细听听他的定位,至于一明一暗,是因为主琵琶弹的是1弦,2琵琶弹的是三四弦。

另外,我也会为乐评与真实背景问题作更多的考证,比如世界成千上万篇报刊上关于范吉利斯那部伟大的《火星》,音乐评论家们到底有没有上了火星后回来再去评论这部作品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