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天去听了古典吉他之神约翰·威廉姆斯与理查德·哈维二重奏,上了... [复制链接]

查看: 2042|回复: 8
1#
晚上7:30的演出,很有特色,约翰·威廉姆斯的演奏很松弛自然,不过理查德·哈维的风格就完全不同了,这次演奏用了很多乐器,排萧,曼陀铃,单簧管,手鼓,很多不同的木笛,还有一些不认识的乐器,感觉很多变化,曲目涉及欧洲,美洲和非洲的民族风格的东西
有点困了,先休息了,明天继续,有上海的朋友去了的吗?
分享 转发
TOP
2#

除了这一组合以外,还梦想能在现场看到Chet Atkins和Mark Knopfler
这一组合的联袂演出,可惜,这只能是梦想了:(
TOP
3#

我昨天在台北看到他们13号在台北演出,原来先来了上海啊。看了穆特也是先到大陆,再到台北耶。
TOP
4#

上点背景资料:

65岁的约翰.威廉姆斯师从于“吉他皇帝”塞戈维亚,以其精湛的演奏技巧享誉吉他界近半个世纪,获得了“吉他王子”的美称。据悉,这位澳洲大师的身上还有一份中国血统,1995年威廉姆斯曾来上海小住,虽然没有举行公开音乐会,但他还是抽空和沪上吉他爱好者切磋琴艺,并透露自己的祖母就是中国人,这也是他喜欢在中国举行音乐会的原因。1995年和2000年他曾两度在北京举行过吉他演奏会,而6月11日是他第一次在上海举行公开演出。


作曲家理查德.哈维近两年来多次与约翰.威廉姆斯合作。作为一位资深的乐器收藏家,除了音乐,他还喜欢在世界各地收集乐器,其中自然也有中国民族乐器。据悉,理查德.哈维至今已收藏了世界各地的600多种乐器,在他此次带到上海的行李中,将包括源自欧洲的竖笛、中国的竹笛、南非的马达加斯加笛、北美的八孔木笛、南美的三弦吉他与四弦吉他、西非的弹拨琴以及排箫、单簧管、曼陀林等十多件乐器。在即将举办的音乐会上,两位音乐家将合作演绎来自欧洲、美洲、亚洲与非洲的中世纪乐曲和各种民族音乐,其中包括哈维改编的中国古曲《胡笳十八拍》。
TOP
5#

这次是04年重修后我第一次去听音乐会,感觉这次的装修非常成功,完整的恢复了原来西欧古典风格,不再是以前解放后的所谓中西结合设计了。可以说上海音乐厅焕然一新获得了重生
TOP
6#

吉它俺也非常喜欢!

[upload=jpg]Upload/20066121517371438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61215183311535.jpg[/upload]
TOP
7#

上两张图,这次去忘记带相机了,留下遗憾,但音乐听得很开心
[upload=jpg]Upload/200661215182890966.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61215183755540.jpg[/upload]
TOP
8#

gauss2000 在 2006-6-12 11:38:54 发表的内容
我昨天在台北看到他们13号在台北演出,原来先来了上海啊。看了穆特也是先到大陆,再到台北耶。


哈哈,对的啊,穆特也来上海了,可惜票价太高了,对于小提琴演出,座位还是比较重要的,没去成
TOP
9#

这场演出是在上海音乐厅举办的,上海音乐厅是上海解放前比较好的旧建筑了,后来90年代重修过一次,但弄得非常不好,当时对于混响延迟的改动反对声很大,而且装饰暴难看,舞台两侧有两根巨大的红色柱子,不伦不类的.
上海延安路高架建设的时候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过,整个建筑向东南方向平移66.46米、整个建筑抬高了3.38米,也算是当时开创性的工程了,之后又重新装修过,但之后我没有去听过音乐会,当时注意力放到上海大剧院了:-)
最后编辑扑通一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